- 点击量:206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4-03-14
低价不是战略,低成本才是。靠低价吸引来的客户很短暂,很难留存,也没什么忠诚度,当你不再低价时,他们就跑了,以利相交,利尽则散。如果你去问顾客,所有人都会告诉你,他希望便宜,但如果现实中,你真的傻乎乎地向他推荐一款全场便宜货时,他会马上和你翻脸,认为你是势利眼。他们不会告诉你的是,他们不想买便宜,只想占便宜。占便宜是人的天性,有钱人也不例外。因为占便宜可以让自己感觉得了好处,收获多,挺会过日子。所以经常采取限时、限量、限价及搭售等方式操作。但如果买便宜会让他感觉自己很没能力,很穷很丢脸。
我们以为沃尔玛、宜家家居、名创优品、蜜雪冰城、完美日记、小米之家等等这些品牌的价格都很低,但其实他们的利润并不低。沃尔玛2022年利润137亿美金,宜家家居17.7亿美金,小米集团85亿人民币,看到了吗?他们的利润并不低,低价只是他们的策略,低成本才是他们的战略。
低成本所形成的巨大的结构性成本优势,让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了较强的竞争力。同样的价格,品质比你好。同样的品质,价格比你低。加上品牌知名度比你高,产品之间相互打援,不在单一产品上追求高利润,而在大盘上算总账。实力弱小的你,这仗怎么赢?
所以,总成本领先也是一种战略模式。如果你做不到具备结构性成本优势,就不要轻易走低价策略,这基本上是一条没有胜算的不归路。而巨大的结构性成本优势所形成的低价,一定要配上品牌所代表的某种价值主张,这种价值主张对冲了顾客买低价而带来的负面心理,从而合理地给到顾客一个好而不贵懂生活的购买理由,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体现,而非“穷”的表现。
比如宜家家居,他就会利用全球优秀的设计师去设计产品,然后以优秀的设计感去对冲低价所带来的负面心理认知,我来宜家不是看重便宜,而是看重高级的设计感,你看,心理这道坎不是迈过去了吗。当然,宜家的产品看似便宜,其实并不便宜,但整个道场营造了种种让你感觉到便宜的氛围。这是一个营销心理学问题,不展开说。
因此,低价不是真的便宜,只是一种市场表象,更深层次的是品牌打出为顾客合理省钱的终极使命,这点很致命,人挡杀人,佛挡杀佛,几乎没有人能抵得住这种善意的诉求,因为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或许,这就是营销学的魅力吧。